2024.07.30 第廿三期
诸位菩萨,展信佳!
您正在阅读的《壹苇可航》电子报 2024 年第 23 期(总第 85 期)。本期头图由 Dall-E 3 生成,prompt 为 This vibrant image showcases a variety of colorful sticky notes carefully arranged on a rustic wooden table. The array includes shades of yellow, blue, pink, orange, and green, creating a lively and inviting scene. A sleek, elegant black pen lies amongst the notes, suggesting a setting prepared for brainstorming, note-taking, or planning. The wooden backdrop adds a touch of natural texture, emphasizing the vivid colors of the notes and the professional yet creative atmosphere.
以下是本期正文。
一、Notion 的成长故事
7 月 23 日,Notion 的联合创始人 Ivan Zhao 在 𝕏 上发帖称 Notion 的用户总量破亿。毫无疑问,Notion 是当今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创业成功案例之一。正如绝大多数的成功项目一样,这个始于 2013 年的创业项目并非一帆风顺。起起落落中,创始人 Ivan Zhao 和 Simon Last 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产品的执着,最终打造出了一款改变工作方式的革命性工具。
艰难起步和关键转折
2013 年,Ivan 和 Simon 怀揣着打造「生产力工具乐高」的梦想创立了 Notion。他们希望让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创建自己的工具而无需编写代码。然而,最初两年的发展并不顺利。他们雇佣了 4 名员工,筹集了约 200 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但开发的 Notion Beta 版本由于技术栈问题经常崩溃。到 2015 年,公司面临资金耗尽的危机。
面对困境,Ivan 和 Simon 做出了一个艰难但关键的决定,他们解雇了所有员工,离开旧金山,搬到日本京都重新开始。在京都期间,Ivan 每天花 18 个小时进行设计,而 Simon 则专注于编写代码。这段时期的艰苦付出最终在 2018 年 3 月结出了硕果 —— Notion 1.0 正式发布。这个版本集合了笔记、任务、wiki 和数据库等功能于一体,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全能工作空间。
惊人的增长轨迹
Notion 的用户增长历程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故事,展现了其在生产力工具领域的快速崛起:
-
2020 年初: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Notion 已经达到了 100 万用户的重要里程碑。这表明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建立了相当稳固的用户基础。
-
2020 年 4 月:随着疫情的爆发和远程工作的普及,Notion 的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到 400 万。这一增长反映了人们对在线协作工具需求的激增。
-
2024 年 7 月 23 日:Notion 的用户数量突破 1 亿大关,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成功的三要素
《孙膑兵法》讲「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Notion 的迅速成长,恰恰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天时方面,2020 年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为 Notion 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增长契机。随着远程工作和在线教育的兴起,人们对在线协作工具的需求激增。Notion 灵活可定制的解决方案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使得仅2020年一年,其用户数量就实现了5倍增长。这一时机的把握让 Notion 在竞争激烈的生产力工具市场中脱颖而出。
就地利而言,Notion 的成功源于其在逆境中的重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Ivan 和 Simon 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从繁华的旧金山搬到了古朴的京都。在京都期间,他们面临的种种挑战,反而成为了产品重塑的关键。据 Ivan 回忆,他们在一个狭小的两层房子里,面对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资金耗尽,团队缩减,之前的 Google Web Component 框架不稳定……这些看似不利的因素却促使他们从头开始,全身心投入产品开发,生活变成了「编码、吃饭、睡觉」的简单循环,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活动。
在充斥着「绝望」气息的日子里,Ivan 和 Simon 展现出非凡的韧性和专注力,重构了技术架构,专注于解决核心问题,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和对产品的执着,最终锻造出 Notion 的全新版本,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和方面,Notion 巧妙地结合了产品驱动增长(PLG)策略和社区驱动的有机增长:
-
产品驱动增长:提供慷慨的免费计划,允许用户创建多达 1000 个 block 并与他人分享,推动病毒式传播。
-
用户体验优先:直观的界面和自助式入门流程确保新用户能够快速上手。
-
社区驱动:积极培养热爱产品的早期用户,鼓励用户分享经验、创建教程和模板。
-
有机增长:到 2022 年,Notion 已拥有超过 2000 万用户,95% 的网站流量来自有机渠道,展现了强大的口碑效应。
产品驱动与社区驱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优秀的产品体验激发用户分享欲望,活跃的社区又推动产品不断完善。这种策略不仅实现了快速增长,还建立了一个忠诚且富有创造力的用户基础,成为 Notion 持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展望
如今,Notion 已成为估值100亿美元的科技独角兽,是生产力工具领域的主要玩家。但它的成长并未止步,在产品创新方面仍在不断前进。例如,AI 功能的加入和 Q&A 功能的推出,都让 Notion 变得更加完善和强大。
Notion 的创业故事展现了创业者应具备的韧性和远见。从最初的失败到「置之死地而后生」,Ivan 和 Simon 始终坚持自己的愿景。创业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保持专注和创新,终将收获成功的果实。Notion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为科技创业公司树立了一个典范,证明通过社区驱动和产品驱动的增长策略,一个小型创业项目也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巨头。
二、使用 Tana 后的一些新思考
Andy Matuschak 说:"People who write extensively about note-taking rarely have a serious eontext of use",最开始我还觉得有点太片面,不过现在想想是有道理的。就像 Reflection on Two Years of Writing Evergreen Notes: Not Optimal for Skill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这篇文章中作者陈述的:
It's important to note here is that both Andy Matuschak and Niklas Luhmann use their note-taking systems for doing original research, whereas at least 80% of my notes are unoriginal and reflect ideas and concepts I learn from books and elsewhere. I use the evergreen note system for learning a practice or a domain and as my [external memory](https://en.wikipedia.org/wiki/External_memory_\(psychology). My main goals are improving and increasing my memory capacity, making thinking and recalling things faster and more reliable (not forgetting things I shouldn't forget about).
Therefore, it seems to me that while evergreen notes and Zettelkasten are good systems for doing original research or "frontier thinking", these note-taking systems are not optimal for training one's mind in fluent and reliable thinking in terms of a certa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for example, deliberating about security threats when considering certain IT solutions: a practice of security engineering) or learning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in a certain domain (for example, quantum computing).
回顾我的笔记内容,虽然约 60% 属于原创,但整体主题并不聚焦。表面上看似侧重于某几个主题,实际上涉及的点却非常分散。因此,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笔记系统变得尤为必要。这正是我在使用 Heptabase 时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最近两周,我在 Tana 上整理内容,并开始建立记录标准,已经初见成效。在此过程中,我产生了三个主要疑问:
-
是否需要给大量内容都添加标签?
-
如何恰当地使用双链?
-
应该为标签设置多少属性?
关于标签的使用
起初,我确实为大量内容添加了标签,但在整理过程中发现这并非必要。以「常青笔记」为例,其中包含概念、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我的个人见解和应用总结等,这些内容都是以原子笔记的形式写就的。既然它们本身就属于「常青笔记」,就无需为每一条单独添加标签。
然而,对于转述他人观点、自己的见解和体会,我仍会添加标签。这不仅方便日后复用,也能明确「产权」,避免混淆。例如,对于 Andy 提出的常青笔记概念中的独到见解,我会添加 "claim" 标签。
双链的恰当使用
Tana 与 Heptabase 不同,后者允许通过白板为笔记建立联系,而前者如果不使用双链,笔记间的联系就显得有些单薄。经过两周的实践,我总结出一个原则:只在必要时使用双链。例如,在「常青笔记」页面添加新笔记时,就无需使用双链。即使是那些带标签的笔记,由于它们已经在「常青笔记」页面中,将来在其他笔记中引用时,也能在 reference 中看到它们来源于「常青笔记」。但是,如果在其他页面(如 Daily 页面)中提及「常青笔记」,就有必要使用双链,以便日后查看常青笔记内容时发现关联。
SuperTag 的字段设置
我最初将 Heptabase 中常用的笔记导入 Tana 时,为这些笔记添加的都是与主题相关的标签,如将「常青笔记」的标签设为「NoteTakingSystem」。但我很快意识到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原因有二:其一,许多笔记并不仅仅属于单一主题;其二,过多的标签会增加日后管理的难度。
因此,我采用了在 Heptabase 中的老方法,根据笔记类型设置标签。例如:
-
用自己的话写的概念类笔记,标签为 "concept";
-
直接摘录的概念类笔记,标签为 "lemma";
-
他人的观点,标签为 "claim";
-
自己的见解,标签为 "commit";
-
……
然后为这些 SuperTag 设置共同的字段。我最初设计了 extend、support 和 oppose 三个常用字段,但在实践中发现不够实用。于是我将它们合并为 related。这样,无论是笔记间的关联、支持还是反对关系,都可以在 related 中灵活表达,同时在 table view 中也更加简洁。
其他
此外,我改变了对 Readwise 导入内容的处理方式。之前我倾向于让导入的文章标题直接与现有笔记产生连接或新增笔记。现在我认为,在 highlight 层面实现这一点更为有效。这样做相当于降低了颗粒度,使得笔记系统更加精细和灵活。
之前一直在 Heptabase 中不能很好的建立起 P.A.R.A. 框架,在 Tana 中也建立了起来。
我曾试图在 Heptabase 中使用白板建立一个 P.A.R.A. Dashboard,用于分类查看我的所有笔记内容,但是总显得不伦不类,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Heptabase 还是更适合专题类的笔记整理与深入思考。
局限性
Tana 也并不是没有局限性。首先,在 Heptabase 中,我能够建立起对问题的中观视角,这在 Tana 中却难以实现。例如,当我使用经典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这四个问题来分析一个主题时,Tana 虽然可以完成这个过程,但总觉得缺乏直观性。相比之下,Heptabase 的视觉化效果让思考过程更加丰富多元。这种差异也凸显了大纲笔记与可视化笔记在使用体验上的本质区别。
其次,目前尚未推出完整的移动端应用,也没有针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优化。这意味着在外出时无法方便地查看或编辑笔记,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场景和便携性。
再次,与 Roam Research 和 WorkFlowy 等成熟的大纲笔记软件相比,Tana 在写作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它不支持 Markdown 语法,无法使用多层级标题,缺乏文本与多媒体分离的功能等。这些限制使得 Tana 在长篇写作或需要复杂格式的文档编辑时显得不够灵活。
情境性理论的印证
从发现 Heptabase 的局限性,到将 Tana 融入工作流,再到确立记录标准,这个过程印证了情境性理论(Situativity theory)。该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大脑中的静态信息,更是与经验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动态过程。
首先,知识活动与实践情境具有不可分割性。这意味着学习行为(包括学习、阅读、做笔记、思考、知识管理等)不仅仅是获取抽象信息,更是参与到真实的情境和实践中。
第二,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人、工具、环境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我没有使用 Tana,或许很难对标签、双链等在笔记中具体的使用方式建立新的认知。
第三,学习行为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任何学习行为都不能闭门造车,不仅要不断从他人那里获取新的认知,也要反复思考已经建立的认知具有怎样的局限性。若我没有有意识地找到一些文章,就可能始终对记录的标准、笔记的方法持一种模糊的认知。如果没有和他人交流新的工作流,也很难去认真思考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第四,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体现在能否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例如,在 Heptabase 中让笔记间建立联系与在 Tana 中有着明显不同。
第五,环境中的工具、资源和其他人都是认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外部因素。
第六,学习是一个持续调整感知和行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积累知识。
虽然属于骑驴找马,不过也好歹找到了此番行为的理论依据。
来小结一下,通过此次的实践和思考,我的笔记系统终于变得更加结构化和有效。这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可检索性,也增强了笔记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支持学习和思考过程。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Tana 仍在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同时,这个过程让我认知到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和情境依赖性,为未来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体育精神的光辉
在巴黎奥运会的圣火传递中,一个令人动容的场景成为了人类文明和体育精神的高光时刻:高位截瘫的 Kevin Piette 借助外骨骼装置,完成了火炬传递的神圣使命。
11年前,Kevin Piette 还是一名朝气蓬勃的法国网球运动员。然而,命运无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摩托车事故让他高位截瘫,生活骤然改变。面对逆境,Kevin 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不屈的精神。他没有让伤痛击垮自己,反而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以残奥会运动员的身份重返挚爱的网球场。
Kevin 的故事并未止步于此。他成为了一家专注于开发机器人行走装置公司的外骨骼首批测试者之一。通过亲身体验和反馈,他为外骨骼技术的改进做出了宝贵贡献,推动了这一革命性技术的发展。
2024年7月23日,Kevin Piette 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使用外骨骼传递奥运火炬的运动员。这一刻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科技与人类精神完美结合的象征。他的行动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无论面临何种挑战,体育精神都能激励人们超越自我,突破极限。这个感人至深的时刻,无疑将成为奥运史上最难忘的篇章之一。
四、夜航船
阅读
-
A Brief History of AI: How Did We Get Here, and What's Next?
-
Evergreen Note on Note-tak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s
言论
世界是个巨大的妓院,每个人都在努力赚钱给自己赎身,而不是为了成为头牌。
from BMPI周记007
视频
-
中国诸神最强简史(Bilibili)
-
我在秒速五厘米的电车前,向十年前喜欢的同学求婚了(Bilibili)
-
AI 文献综述效果对比:Dify 工作流 vs Perplexity(YouTube)
-
GraphRAG 之 GPT-4o vs 4o-mini: 便宜 37 倍,效果能差多少?(YouTube)
音频
- Malte Marten: Seeds of Growth(YouTube)
五、生活在别处
-
7 月 16 日。dayu 对我说:「Heptabase 和 Roam Research 有点像,是根据一套方法学搭出来的。如果理解,并愿意沿用,就挺好用的。但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记笔记的逻辑,这俩就不合适,适合用 Obsidian 一点点折腾。」
-
7 月 17 日。下午六点左右,所有的 Apple 设备同时弹窗告诉我因为安全问题已经将我的 Apple ID 锁定。急忙给 Apple 的客服打电话,按照客服的提示在手机上修改密码,结果又出现了安全延时,要等待 1 个小时。 又说我的设备有恢复密钥,需要提供恢复密钥。我找了一下没找到。客服说,那就必须提供各种证明文件,Apple 审核后才能为我解除 Apple ID 的锁定。还告知我,这样会清空 Apple ID 中的所有数据,包括在 iCloud 云盘中的数据。我就怒了,特么的,莫名其妙的弹窗告诉我被 ID 被锁,我还得证明我的手机是我的手机,还得数据还会被清空。哪有这样的道理。 发完飙,我在电脑上又点击了一下修改密码,显示修改成功,一切恢复了正常。问客服,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客服说她也不知道。七点过后安全延时解除,我赶紧重置了恢复密钥并妥善保存,把所有设备中的重要资料再次做了三备份。
-
7 月 18 日。最近总是看到 Rabbit Hole(兔子洞)这个词,似懂非懂。问了一下 Perplexity 后算是知道了意思。《红楼梦》也算是典型的兔子洞了。
-
7 月 19 日。在 𝕏 上看到响马先生推荐的 Relingo,确实比沉浸式翻译更适合练习英语阅读。可能依赖久了沉浸式翻译,刚开始这样直接读有点不适应 😂😂😂 尤其是在没有设置 DeepL 或 OpenAI 的情况下,有些单词的翻译实在是一言难尽。
-
7 月 20 日。Readwise Reader 支持了 GPT-4o mini,因为改动过 prompt 所以需要手动去设置中更新模型。根据 Elmo 的提示词重新调整了总结全文的提示词,使用效果好了很多。付费读者可以到这里获取提示词。
-
7 月 21 日。Matter 是 iOS 上非常好用的稍后读工具,它的开发团队还推出了两个网站 Read Something Wonderful 和 Words That Matter。前者专注于收集和呈现那些可以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文章,后者则是一段段令人回味无穷的隽语。
-
7 月 22 日。这次出差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今年但凡我坐飞机就是延误或取消,无一例外),买了高铁的动卧。比起绿皮车的软卧,还是舒服了一些,速度也快。睡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到。省了一晚的酒店钱,也不耽误工作。
-
7 月 23 日。Notion 的用户破亿,从一百万到破亿只用了短短四年。其受欢迎和认可的程度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据评论尸说,这只是 Evernote 巅峰 40% 的水平,所以 Evernote 凉了这件事至今让他难以置信。
-
7 月 24 日。如果换个角度来理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就会发现它的价值观很有问题。因为某个事物美好所以就要付诸行动去据为己有或毁灭它。好可怕。
-
7 月 25 日。在 𝕏 上看到一则非常可爱的故事。当初欧元纸币发行时,上面都有桥,但所有的桥都是编造的,后来荷兰的一个城市决定把它们都建起来。所以现在它们都是真的了,而且全部位于荷兰。Wikipedia 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词条。
-
7 月 26 日。Apple 的营销团队又找了何同学来做宣传,让我感觉他至少已经在中国沦为垃圾品牌了。根据 IDC 的最新数据,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7,158 万台,同比增长 8.9%,延续增长势头。其中在 vivo、Huawei 和 Xiaomi 等厂商的推动下,Android 市场同比增长 11.1%。大幅降价以后,虽然Apple 的市场需求明显改善,但是 iOS 市场出货量依然同比下降 3.1%。
-
7 月 27 日。DIYgod 宣布,经过三个多月开发和测试,他的梦想终于实现,开发出了目前地球上最棒的信息获取工具和 RSS 阅读器 —— Follow。稍后将开始内测。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内测码,我准备找他哭一哭。
-
7 月 28 日。看纪录片有感:纵观中国历史,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宋朝。虽然它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甚至与汉唐明清排在一起都显得不够格,但在经济、科技、文化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着众多可爱的面孔。然而宋朝的体制在中后期引发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冗官冗兵造成的改革失败最终导致「崖山之后无中国」,朱熹这样的万年瘪三也遗毒至今。真真让我又爱又恨。
-
7 月 29 日。财新做了一个专题:2024 年的洪水。
-
本期电子报使用 Heptabase 写作完成。这是一个以卡片、白板和标签为基础,专注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思考、研究和规划,并以中观视角对摄取的信息、知识建立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知识管理工具。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