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第十九期

诸位菩萨,展信佳。

本期内容介绍了冥想的方法和心理学对冥想的三个研究方向:认知角度、行为角度和心理体验角度。同时,探讨了宗教与科学的不同作用和价值,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最后,介绍了 Buzzing 网站和 LLMs 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以下是本期正文,阅读时长约 12 分钟。


一、冥想的方法

和友人交流冥想时,才发觉友人(也可能是许多人)对冥想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首先,冥想在入门时,通过音乐是可以快速进入状态的,但是不能对其产生依赖。在能够熟练进行冥想后,最好是直来直去,不借助外力,直接观心。因为冥想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我们观照内心,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刺激。

其次,如果比较熟练了,行住坐卧都可以进行冥想。而且不一定是非得闭着眼睛的,也没必要一定要在一个安静的状态下进行。这样,可以更迅速的找到心里的执念,去破除掉。

从佛教禅修的角度来说,有一个法门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非常值得尝试。比如在公园里,散步也好,跑步也好,首先关注脚底的感觉,是脚底的哪个点先接触的地面,哪个点先离开的地面。然后再关注每一次抬脚和落脚时腿部肌肉的变化,呼吸的变化。差不多有个10-15分钟就进入状态了,也就是生起了正念。

这个时候把注意力转移到耳朵,去试着听公园里的各种声音,不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动作发出的声音。

听声音的时候,会发现之前忽略掉的一些声音,慢慢的都能听到了,那种感觉会让人很兴奋。此时,不沉浸在那种兴奋中,而是再将外界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结合起来,关注不同的声音对自己所产生的变化。

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非常能锻炼心性,让自己知道在各种外部刺激时内心会起什么样的情绪,肌体会产生哪些变化。这个方法运用熟练之后,内心里微小的情绪慢慢就能被自己捕捉到了,知道自己的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情绪,平静的还是焦躁的,高兴的还是生气的……

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因为焦躁、生气、抑郁这些被我们认知为负面情绪,那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有这种情绪时,会想办法解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情绪来了,看住它,不让它影响到自己就可以了。而不是想办法去熄灭负面情绪。就让此时此刻的情绪在那里,不任其发展,也不试图解决。

这种状态就是瑜伽、冥想、禅修所共通的「定」的状态。

二、心理学视域下的冥想

20世纪60年代开始,心理学领域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后,开始进行关于冥想的研究,并配合神经科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研究,对冥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全球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冥想作为一个商业概念开始通过互联网领域走进消费市场被大众熟知,又因为其在瑜伽、禅修中均有应用,和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在内的诸多加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重追捧。

实际上,目前在心理学界对于冥想究竟是什么并未形成统一标准,基本分为三个研究方向:认知角度,行为角度,心理体验角度。

一部分研究人员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冥想是通过身心的自我调节,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最终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的一系列练习」。这部分的研究者指出,「冥想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和注意调节训练,有提高个体幸福感和情绪平衡等作用」。

认知角度的研究论文,可以参见:

  • Cahn, B. R., & Polich, J. (2006). Meditation States and Traits: EEG, ERP,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2), 180–211.
  • Lutz, A., Slagter, H. A., Dunne, J. D., & Davidson, R. J. (2008). Attention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in medit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4), 163–169.

另一些研究人员是从行为角度来研究冥想,指出其是「包括身体放松,呼吸调节,注意聚焦三个阶段的综合过程」,核心本质在于「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于个体内心的某种体验」。

行为角度的研究论文,可以参见:

  • Shapiro, S. L., Carlson, L. E., Astin, J. A., & Freedman, B. (2006).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2 (3), 373–386.

心理体验角度的研究人员强调冥想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练习,让个体获得宁静、明晰和专注,从整体上产生一种心理幸福感」。

心理体验角度的研究论文,可以参见:

  • Walsh, R., & Shapiro, S. L. (2006). The meeting of meditative disciplines and Western psychology: A mutually enriching dialogu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 227–239.

三、宗教与科学

宗教是一种信仰的文化,科学是一种怀疑的文化。我们需要宗教信仰,也需要科学素养,二者缺一不可。这里我所说的宗教是一种泛指。

宗教和科学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宗教提供了信仰支持和精神寄托,科学坚持理性怀疑和求证真理。二者在人文精神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既需要宗教给予的信仰力量,也需要科学传授的理性思维。二者互补共存,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教会我们怀疑和理性思考,而宗教给予我们生命意义和精神支柱。

当代社会,宗教信仰和科学精神都不可或缺。我们需要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既保有科学探索的开放态度,又不失去宗教信仰的人文精神。只有把握住二者的平衡,才能让我们更健康地发展。

四、批判性思维

Twitter 上这几日在讨论「批判性思维」,源于某大 V 的望文生义。可能他也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实说,「批判性思维」这个词的翻译确实不太好,虽然 critical 有批判的意思,但放在中国的语境中,难免会让一些人想歪了。

我问了一下 Claude 2 和 Google Bard,两个模型给出的关于「critical」的词源基本一致:

critical 这个词来自拉丁词语 criticus,意思是「能判断的,有鉴别力的」。而 criticus 源自希腊词语 kritikos,意思是「能判断的」;这个词又来自 krinein,意思是「分辨,判断」。

在古希腊,kritikos 一词指的是那些能够分辨和判断诗歌、文学、音乐等的人。到了 16 世纪时,这个词进入英语,意思是「关键的,决定性的,挑剔的」。大约 19 世纪中期,critical 才衍生出现代意思「批评的,批判的」。

所以 critical 的核心意思是「判断力」和「鉴别力」,能深入洞察事物,作出判断和批评。它源自希腊对那些能分辨鉴别事物的人的称呼。

第七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批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性的分析,加以否定;另一种解释是分析判别、评论好坏。

按照 Wikipedia 的介绍,「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analysis of available facts, evidence, observations, and arguments in order to form a judgment by the application of rational, skeptical, and unbiased analyses and evaluation. 」这也与 Webster's Dictionary 对 critical 的其中一个解释相对应,「exercising or involving careful judgment or judicious evaluation.」

显然,无论是从词源来看,还是 Wikipedia 与 Webster‘s Dictionary 的解释,「批判性思考」中的「批判」更符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批判」的第二种解释。但是长期的洗脑式教育后,会让人们看到「批判」就自动对应第一种解释。

个人感觉,还是第七版的《辞海》对「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更为透彻:批判性思维亦称审辩式思维,通常指一种有目的、反思性的思维过程或判断力。它通过对证据、概念、方法、情境和标准等仔细而公正的考察来决定该相信什么或该采取何种行动。包括认知技能和精神气质两个维度,前者的核心技能主要有解释、分析、评价、推理、说明和自我调整等,后者主要指求真、思想开放、善于分析、富有条理、信任推理、好奇、明智等。

五、Buzzing

沉浸式翻译的作者 Owen 有一个网页项目 Buzzing,聚合了国外知名媒体的热点文章和社交平台的精彩讨论,并以中文呈现标题。

我在使用 Buzzing 时,首先是快速浏览中文标题,发现那些我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再配合沉浸式翻译进行全文的双语阅读。

之前,我是通过 RSS 订阅的《大西洋周刊》《经济学人》、彭博社等。但是,阅读英文的能力毕竟没有中文快,每天光是从标题中筛选需要阅读的内容就耗费了大量精力。有了 Buzzing 后,阅读效率大幅提升。

按照 Owen 的话来说,「干净的互联网就应该是 Buzzing 那样的。」整个网站非常干净纯粹,极简的风格,也没有广告,还可以切换成无图模式。

如果您也喜欢阅读国外的资讯,Buzzing 是非常好的选择。

六、LLMs 和知识管理

昨天和今天都看到有人在抨击 CODE method,认为现在有了那么多 LLMs,CODE 完全是「多此一举」了。无论是做笔记还是知识管理,都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地 capture 和 organized,更不用费心费力地 distill 和 express。言辞凿凿,大言不惭,差点就被这种论调所唬住了。

在这些人看来,只要有了做笔记的形式,就是在进行知识管理。这属于混淆了使用 LLMs、做笔记、知识管理这三件事情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

LLMs 可以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卡片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分类、打标签、整理,甚至还可以辅助我们思考和输出,这些我都不否认。因为这是三种行为具有相关性所决定的。但是,它们并没有因果关系。

做笔记和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思考,CODE 的四个步骤简言之就是引发思考的过程。LLMs 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代替人脑进行思考,更何况如果 LLMs 替代了人脑,人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CODE 是一个思考和学习的过程。Capture,是对观察事物、获取信息的过程;Organized,是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的过程;Distill,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的过程;Express,是对思考结果进行输出、分享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深度思考,需要的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吸收,需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创新。

LLMs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搜索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归类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生成报告。然而,这些都是基于已有信息的操作。LLMs 尚未具备的,是深度思考、理解信息、创新的能力。它们不能理解我们的个人背景,不能理解我们的情感需求,更不能代替我们去理解世界。LLMs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是它们只能是工具。它们不能替代我们的思考,不能替代我们的学习过程。

因此,我不认为 CODE 是多此一举的。反而我认为它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和思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 LLMs,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更好地进行深度思考和创新。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