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5 第十八期

诸位菩萨,展信佳。

广州的疫情已渐趋平稳,您那里怎么样呢?非常担心今冬有流感叠加,还是建议您外出带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今天早晨,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篇通告刷屏了。大家都在热切讨论其中提到的「紧急避险」。

我简单查了一下,早在2002年04月17日,全国人大网就发布过《什么是紧急避险》一文,其中介绍到:

紧急避险是刑法中规定的不作为犯罪处理的一种情形。根据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这里提到的「刑法规定」所对应的法条是:

《刑法》第二十一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中也有关于「紧急避险」的法条: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那么什么情况(条件)下属于紧急避险呢?微博上的法律博主樊百乐做出了解答:

简单说,在一个紧急且自己、他人甚至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危险情况下,为了保护这个利益,迫不得已去损害另一个相对较小利益的做法。

看到有网友表示,几天前的一个有温度的执法就是警方考虑到其持刀闯卡是为了给孩子买奶粉,属于紧急避险的行为。我不懂法律上是否这样界定,如果您知道,烦请为我科普,感谢🙏

很庆幸那位父亲没有对他人造成任何伤害,但持刀这个行为很容易造成误判,从而使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刚好这周看到了一篇文章,《The lethal act》,探讨的是佛教关于「杀生」的戒律。

无论是佛教的出家僧侣还是在家居士,无论是五戒、八关斋戒,还是沙弥十戒、比丘(尼)戒,抑或出家菩萨戒、在家菩萨戒,「不杀生」都是第一条戒律,也是第一重戒。这意味着佛教徒如果犯了杀戒,将会在现世、来世都受到极大的惩罚。

读完文章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以佛教徒的身份思考过有轨电车难题。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Vol.18

佛教中有一个概念是「起心动念」,指的是我们产生一个行为之前,思惟中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我们如果用佛教的伦理面对电车难题,所需要首先考虑的是起心动念是什么?由此分成了四种情况:

  1. 用尽一切可能拯救6人的生命;
  2. 避免撞死这5人或1人;
  3. 坦然接受会发生的任何结果;
  4. 希望任意一方死掉。

您或许会说,情况 1 和情况 2 是一样的。但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况 1 是需要采取行为的,而情况 2 则是放弃某些行为。

我们逐个来说这四种情况:

  • 当情况 1 发生时,即便最后不可避免的损害了任意一方的生命,因为其做过了努力,起心动念是保全所有人,即使有杀生的行为发生,也无需承担触犯杀戒的严重后果
  • 当情况 2 发生时,无论是损害了哪一方的生命,都需要承担触犯杀戒的严重后果。因为在佛教,1 人的生命是生命和 5 人生命也是生命,起心动念时不能有分别心,不能认为杀死了 1 人而救了 5 人是 5-1=4 这样的数字计算。
  • 当情况 3 发生时,意味着并没有为拯救所有生命做出努力,起心动念时就已经和情况 4 相同了,且很消极,所以必需承担触犯杀戒的严重后果
  • 当情况 4 发生时,起心动念时就已经起了杀心,甚至做出主动杀人的行为,肯定要承担触犯杀戒的严重后果

不知您是否留意,为什么情况 1 不需要承担严重后果呢?就因为情况 1 的起心动念和其余三种情况不同。在当时的紧急状况下,主动采取了避免最坏情况发生的行为,同时又具备佛陀本怀(慈泯众生)。即便后来的结果事与愿违,这只是个人能力无法抵抗强大外因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那为什么不需要承担严重后果,但还是要承担后果呢?

因为在佛教的伦理中,犯了杀戒就是犯了杀戒,该承担的后果也是要承担的,只是因为起心动念的不同,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

关于起心动念更深层次的探讨就牵扯到关于「业」的概念了,不在此详述,可以参阅《The Trolley Car Dilemma: The early Buddhist answer and resulting insights》

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起心动念很重要;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运用。

比如,工作中想让一个人去执行一个 idea,不要以命令、请求的形式,而是引导他自己说出这个 idea。

再比如,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语气和表达同理心。

这些都是在运用起心动念的基本原理,通俗点讲就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当下最合适的条件去达成一个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合法合理的动机

生活中对起心动念最有效的训练是传统禅修和感恩练习。

传统禅修和正念冥想虽然都是在传承「禅那」的精髓,但操作方式并不相同。传统禅修在操作上更注重内敛,是一个通过收束思维感官了解身心的行为。正念冥想则有一个外放的过程,试图以沉浸式体验而整理身心。

传统的禅修中,有坐禅、立禅、行禅等诸多练习方式,我们在练习禅修的过程中,就是在练习盯住念头,从而掌握、分别自己的起心动念。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后,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使我们身心调和。(参考圣严长老《禅钥》

达到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中讲的境界: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以我自己为例,以前我的脾气很不好,练习禅修后,当我觉察到有生气的念头时,便及时转化。这个觉察的时效也随着我练习禅修的深入而不断加快。

另一个感恩练习,可以参阅炜晨的《感恩练习与闪光点》

在 NZ 读书的时候,曾和几位有不同信仰的同学讨论过戒律的话题。大家有一个共识,戒律并没有真的在限制人的自由,而是让人更自由,这就像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和毕达哥拉斯所说的「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为自由的人」。圣严长老座下的果慨法师在《有了戒律,就有自由》一文中指出:

如果我们将限制视为一种光明的人生方向,能为我们指引出一条正确的道路,自由自在而行;那么这个限制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限制也就不再是限制了。

持戒和自律在某些角度是一样的,都是自觉地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活动,这无论从个人修养还是从社会共建的角度来说,也都是有意义的。^1^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by 柏拉图

柏拉图的这句话,可能更符合探讨自我管理时,对于自律的理解。

想要构成一种能够控制快乐和欲望的秩序,我们也需要充分运用起心动念的基本原理。这里有 5 个小技巧分享给您:

  1. 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培养自律的习惯;
  2. 降低自律做事的门槛;
  3. 循序渐进,细分自律的目标;
  4. 定期复盘自律的建设情况;
  5. 不要急于求成,着眼长远。

前几日我在《2022年值得持续阅读的内容平台》里推荐了两家位于香港的中文媒体。我以前一直觉得那家三字媒体虽然只是讲一些现象,从来不去给出可行性建议,但不失为另一种了解新闻事件的视角。很抱歉,我错了!

昨天当我读到了一篇与我专业相关的文章后,顿觉这家媒体的记者水平已经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从意识形态出发写涉及专业领域的新闻,也不能掩盖其自身素养的缺陷、傲慢。就连基础概念都不愿意去学习一下,还指望这些记者能够做到应有的客观性,简直是天方夜谭。反思这家三字媒体刊发的内容,我突然对《地藏经》「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一句有了新的认知。

中国记协有一篇《如何实现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这家三字媒体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最后分享两个我认为使用效果极好的小物件,一个是颈托,另一个是枕头。我颈椎病犯的时候,常常难受的死去活来,压迫神经的时候非得吃了布洛芬才能稍稍缓解疼痛,还得去医院做理疗。

我需要长时间用电脑时,都会戴着颈托,通过这种物理矫正的方式强迫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姿势,的确有效降低了肩颈压力。

我买过很多枕头,且都价格不菲,只有这款枕头是我目前使用过的最舒适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起床后也不会觉得颈椎僵硬。

当然,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平常注意姿势才是关键。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Vol.18

另外,每天不妨抽时间做做八段锦,缓解肩颈压力,多少也能有保健的功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