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记忆大量信息,记忆力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表现。那么,有没有一种科学有效且适合所有人的记忆策略呢?答案是肯定的。
最近,我和京剧院的一位朋友交流时,好奇地问她:「你有大量的唱腔、念白、动作需要记忆,到底是如何记住的呢?」她告诉我,除了反复记诵,她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台词和身法的含义上,并将其与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
听她这么一说,我感觉很像每次拍摄影视作品之前,我和编剧老师带着演员们进行的剧本围读。演员们会认真研读剧本,努力理解自己的角色,思考台词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围读过程中,演员们还会「身临其境」地即兴表演,琢磨角色在此时此刻应该如何自然地表现台词。他们并没有刻意背诵,却能在几次剧本围读后记住绝大多数台词。
这与心理学家 Helga 和 Tony Noice 的研究不谋而合。他们通过对演员记忆台词方法的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记忆策略不是机械地反复记诵,而是通过深度加工(deep processing)来理解和记忆信息。简单来说,深度加工是指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内容的深层含义上,并将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相比之下,肤浅的重复和死记硬背属于浅层加工(shallow processing),记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宠物店寻找一只心仪的宠物狗时,如果只是匆匆一瞥,记住它的颜色和大小,这就是典型的浅层加工,我们不太可能在第二天还记得那只宠物狗的模样。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宠物狗的外观,并回想自己幻想过的宠物狗的样貌,这就是在进行深度加工。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和思考,我们与这只宠物狗建立了更多联系,即便没有把它带回家,下次再遇到它时,依然可以唤起记忆。
这就是因为深度加工通过将你试图学习的内容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加深理解。记忆得以增强是因为深度加工产生的有意义联系比浅层加工更多,这些联系可以作为以后回忆的潜在线索。其优势在于它能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牢固的语义网络。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深度加工策略来提升记忆效率:
- 专注理解:不要只盯着文字表面,而要努力理解内容的深层含义,抓住中心要点。
- 举一反三:把新知识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找到相似点和区别点,加深理解。
- 组块化: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提炼出关键词,组成有逻辑的结构框架。
- 多感官并用:在记忆时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增加大脑对信息的感知。
- 定期回顾:复习是记忆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回想、讲解、练习等方式巩固记忆。
我们可以在很多具体的场景中使用深度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