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第三期
Bom dia meus amigos,
Saudações de Lisboa!
您正在阅读的《壹苇可航》电子报 2025 年第 3 期(总第 97 期)。本期头图由 Dall-E 3 生成,prompt 为 An abstract art piece depicting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curation, with diverse elements like notes, art pieces, and digital screens, symbolizing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本期笔记和初稿在 Tana 上完成,这是一款通过将 AI 驱动的结构化数据库与流畅的大纲列表相结合的笔记软件,重新定义了现代知识管理,使用户能够无缝地组织相互关联的想法,同时保持自由形式思考的灵活性。
本期的内容筛选在 Heptabase 上完成,这是一个以卡片、白板和标签为基础,专注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思考、研究和规划,并以中观视角对摄取的信息、知识建立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知识管理工具。
以下是本期正文。
一、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
早就听说过 Are.na,却没有实际尝试,直到最近。短短半小时的体验,就让我毫不犹豫地订阅了。这个决定源于它契合了我对内容收藏的一些期待:云端存储解决了本地空间占用的问题;策展式的组织方式使收藏变得优雅而直观;而其他用户公开分享的精彩内容,则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新知的窗口。每次使用 Are.na,都让我想起漫步博物馆时邂逅惊喜的感觉。
在深入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 Are.na 与我常用的 Heptabase 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这两个工具侧重点虽不同——Heptabase 专注于深度研究与学习,以白板为核心构建知识网络;而 Are.na 则是一个纯粹的、不受算法干扰的创意内容策展平台——但它们在核心理念上却不谋而合:都完美地诠释了如何以策展思维来组织信息和笔记。
然而,Heptabase 有一个小小的缺憾。虽然我完全可以直接使用它来收藏各种内容,但这样做往往会让笔记库变得杂乱无章,影响整体的组织和效率。那何不将 Are.na 作为一个前置的收藏与策展工具?通过在 Are.na 中进行内容的初步收集和整理,我可以更从容地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待到沉淀完毕,再将这些精选内容转入 Heptabase 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组织。甚至,因为在 Are.na 经过了一定的组织,最终的知识管理工具也不必局限于 Heptabase,我也可以选择 Tana。这种灵活的组合使用方式,不仅优化了我的知识管理流程,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不同工具的优势。
所谓「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本质上是将艺术策展的理念巧妙地应用于个人知识管理。就像策展人精心挑选艺术品,按照特定主题和逻辑布展,并为观众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一样,我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来组织和展示自己的知识收藏。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门需要不断打磨的艺术。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性成为关键原则。我不需要、也不应在笔记软件中保存所有接触到的信息,而是要像策展人一样,仅保留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或最相关的内容。那么借助 Are.na 先进行策展,我能够初步筛选和整理大量信息,使我的知识库保持精简而有序。
再有,叙事性是另一个重要特征。优秀的笔记系统,不是信息的简单堆砌,而是在传达清晰的观点或故事。通过在笔记软件中深入加工和整理,我可以将不同来源的精选内容整合成有意义的整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更好地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说到这里,发现了吗,策展思维强调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博物馆里的展览需要定期更新一样,我们的笔记系统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和优化。通过定期回顾和更新,我可以确保知识体系始终新鲜、相关,反映最新的思考和见解。借助 Are.na 和笔记软件的协同作用,知识管理可以变得更加高效和灵活。
通过以策展思维来组织笔记,我们实际上是在打造自己的知识艺术展览。每一条笔记都是精心挑选的展品,经过巧妙的组织和展示,共同讲述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历程。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还能激发创造性思维,为持续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强大的支持。
二、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与常青笔记、数字花园的区别
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常青笔记和数字花园虽然都属于知识管理和笔记系统的范畴,但它们在理念、目的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以这张表格来展示部分差异:
特点 | 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 | 常青笔记 | 数字花园 |
---|---|---|---|
核心理念 | 将信息筛选、组织并以叙事方式呈现,强调创造意义和结构化理解。 | 记录和发展长期有效的核心思想,注重知识的演化和持续更新。 | 公开分享的动态知识网络,强调想法的互联性与不断成长。 |
目标 | 通过精选和组织信息形成清晰逻辑框架,便于个人理解和分享。 | 发展个人知识体系,记录深度思考并持续完善观点。 | 构建一个开放、动态的知识库,与社区互动并促进思想交流。 |
信息组织方式 | 按主题或逻辑关系组织内容,形成有意义的叙述结构。 | 每条笔记聚焦于一个核心概念(原子化),并通过双向链接与其他相关笔记连接,形成网络化结构。 | 强调内容间的互联性,通过超链接和图形视图展示笔记间的关系,允许动态探索未完成或不断发展的想法。 |
公开性 | 通常是私密的,主要为个人服务,但也可以整理后与他人分享。 | 通常是私密的,但可以作为知识输出的一部分公开。 | 公开为主,作为个人知识库的一部分,与社区共享并接受反馈。 |
动态性 | 需要定期回顾和更新,但更注重结构化成果而非持续变化。 | 笔记是动态的,会随着理解的深化不断更新和完善。 | 笔记是动态且未完成的,强调持续成长和演变过程。 |
工具与实现方式 | 可以使用任意笔记工具,但以可视化笔记工具为主,如 Heptabase 或 Are.na,通过手动整理实现策展效果。 | 常见于卡片盒笔记系统中,如 Tana 或 Obsidian 等工具支持双向链接和原子化笔记管理。 | 使用支持超链接和图形视图的平台,如 TiddlyWiki 或 Notion,以便展示和分享数字花园内容。 |
总结来说,以策展思维组织笔记更注重信息筛选与叙事性呈现,适合需要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并形成清晰输出的人。常青笔记强调知识长期积累与演化,是一种更注重个人深度学习与思考发展的方法。而数字花园则突出开放性与社区互动,通过动态展示想法网络促进交流与合作。
P.S. 实际上,三者可以结合使用,例如通过策展思维筛选信息,用常青笔记记录深度思考,并将其融入数字花园中公开分享,从而实现全面的知识管理目标。
三、涨价提醒
感谢各位读者菩萨多年的支持,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正如我在 Vol.94 中提到的,《壹苇可航》电子报将于 2025 年 3 月 25 日正式调整。届时,Quail 平台的季度订阅费用将调整为 $6.00 USD,年度订阅费用将调整为 $20.00 USD。如果您愿意真金白银地支持我,在 3 月 25 日之前完成订阅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时机,将以 $8.00 USD 的价格获得一年的订阅。
我已经修改了电子报的介绍,内容为: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壹苇可航。
「壹苇可航」是一份立足人文与科技交汇点的付费通讯,致力于融合东西方智慧,为读者提供独特的思维视角与深度洞察。
订阅后您将获得两份精心策划的内容:
📩 Weekly Spark(每周更新,全年保证 48 期更新)
深度洞察与案例研究(或思维模型)的每周更新:
- Insights - 跨学科视角的深度解析 (免费)
- Tiny Thoughts - 凝练的思考与实践心得 (付费)
- Case Study - 第一手的经验分享 (付费)
📚 CETDE Fortnight(双周更新,全年保证 24 期更新)
精选内容与深度笔记的双周荟萃:
- 精选文章、视频、播客等优质内容
- 社交媒体与专业论坛的精华观点
- 基于所选内容的深度思考与延伸笔记
- 列表部分免费,详细铺陈面向付费读者
这里不只是一份通讯,更是一次跨越人文与科技的思想远航。我将:
- 融合佛教哲学的觉知智慧
- 汲取斯多葛学派的生活哲理
- 运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维
- 探索科技发展背后的人文思考
感谢您的订阅和支持🙏
四、生活在别处
- 1.23 葡语课程暂时告一段落,被评定成功达到了 A1 的水平,正在朝着 A2 前进着。考试的成绩也还算理想,听说读写都是 20 分为满分,除了听的部分得了 13 分外,其他都在 16 分。我是比较满意了。休息几天。
- 1.27 旁边的一栋公寓失火了,来了好多消防车、急救车和警车。下楼去看,黑烟滚滚,整栋楼都被疏散了。救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
- 1.28 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了,葡萄牙当前的就业机会并不多,感觉还是蛮困难的。哪位大佬提供 Remote 的工作,可以面试我看看符不符合要求吗?
- 1.29 乙巳年正月初一,早起给父母打电话拜完年就和泽泽去超市买鱼买肉。平常吃的也不错,但泽泽还是说今天要多做点好吃的。于是,红烧了一条金线鱼,炖了鸡汤,做了红烧肉,又炒了一个素菜。
- 1.30 开始使用 Beancount 记账,比想象中简单多了。配合着 Fava 使用,还是挺方便的。一直以来都没有养成记账的习惯,希望这一次可以坚持下去。我觉得,记账对我而言最关键的是知道钱都花在了哪里。
- 1.31 今天是里斯本海洋馆 happy hour 优惠的最后一天,终于圆了我去海洋馆的梦。里斯本海洋馆是欧洲最大的海洋馆,据说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海洋馆,进去逛的时候才知道真的是名不虚传。看到了南极、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 450 多种不同的海洋生物,超级梦幻。等着泽泽的 vlog 吧,他反正说正在剪辑了。
- 2.01 里斯本的 Alameda 绿地有当地华人社团组织的春节活动。怎么说呢,组织的人尽力了,表演的人也尽力了。如果一个地区,港澳社群和台湾社群较少,以大陆的华人社群为主的话,基本上举办不了什么像模像样的活动。因为大陆的华人社群基本是没有什么文化沉淀的。举个例子来说, 一群小朋友在舞台上整齐划一、拿腔拿调地朗诵「我爱说中国话,我爱中国文化」,并不会让人觉得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像朝鲜群众向领袖表忠心。再举一个例子,很明显的寿衣被他们当作唐装旗袍挂在摊位上展览,很毛骨悚然的。反而是当地的一家保险公司(Fidelidade)更懂得什么是意象化的中国符号。
- 2.03 泽泽的奶奶去世了。北京时间的 1 月 23 日下午因为肠梗阻紧急手术,医生说手术成功,但病人身体虚弱。所有人都觉得慢慢等着恢复就好了,没想到就这样走了。不过好在是在睡梦中很安详地离去。我们没有回去奔丧,在家里点了香烛,通过诵经来祭奠。泽泽的状态很不好。
- 2.04 一家 IT 公司的面试没有过,用 HR 的话说,虽然我的履历不错,但缺乏 IT 领域的工作经验。在意料之中,继续找工作吧。
END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