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7 第十期

诸位菩萨,展信佳。

本期和您一起读一本书,西蒙·莫利的《这是艺术吗?》

在这本书里,作者西蒙并没有从人们熟悉的艺术“运动”或“主义”出发,而是从七个关键词入手,详细阐释了 19 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在这本书的导论部分,作者西蒙用较为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他根据自身经验总结的,欣赏、理解艺术品的七个关键词。我将其摘录后做了一些批注,供探讨。

1. 历史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将艺术品理解为一场它和它从前人继承的主题和风格之间展开的不间断的对话。而新旧之间的共同点通常比我们第一眼看到的要多得多,所以理解前者最好的方式是将其与后者进行比较和对照。因此,通过这个关键词,我们将艺术品放在一种历史语境中,这种语境将艺术品看作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状况和它所诞生的那个时代流行的风格规范的符号或征候,而不是本身拥有美或表现力的人工制品。我们之所以认为艺术是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拥有象征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它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延续,并按照再现的规范和风格属性组织讨论。【《这是艺术吗?》导论】

艺术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具备象征价值。所以对于艺术品的解读应该放在一种历史语境中,从中理解艺术品的创作者所继承的主题和风格,从中理解其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状况。

2. 生平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认为理解作品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即将前者看作后者的表达。这种方法有两种版本:强硬版本往往被称作“接触蔓延”(contagion)的表达,主张观众通过与作品面对面的接触去体会艺术家的性格特征;温和版本则认为任何一件艺术品的独特性都与创作者的个性以及创作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它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创作者的情感和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我们能够接触到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这是艺术吗?》导论】

在理解艺术品的时候,尤其是想探寻艺术品背后的社会问题和大众(审美)心理时,往往可以从了解创作者的生平入手,这也是许多艺术研究者、爱好者的习惯。

研究创作者的生平,有两种模式,一种强硬,一种温和:

  • 强硬模式:观众与作品面对面的接触;
  • 温和模式:从创作者的个性与所处的时代、创作环境入手。

3. 美学

在这种模式下,艺术品首先被看作一件视觉的由特殊的造型或形式属性构成的人工制品,我们则会从情感和知性上对它们作出反应。这里的重点在我们对线条、色彩、形式、质地等要素的情感反应上。在这种模式中,对艺术品做出反应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与评价普通事物和环境相同;但在审美的心理状态下,感知的对象(艺术品)不再属于实用领域,与实用的知识和目标无关。因此,审美体验还将涉及一定程度超然和反思的态度。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可能成为艺术,因为所有一切都可能有美学的层面。但一种文化所定义的艺术将取决于社会共识,而如何评判一件作品最终归结为对包括生物、个人和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这是艺术吗?》导论】

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一定是给人以美的感受,存在美学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能够给人美的感受、存在美学价值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只不过,一种文化所定义的艺术是取决于社会共识的。

在欣赏艺术品时,我们会对其所使用的包括线条、色彩、形式、质地等在内的要素产生情感反应。这时,我们可能产生了审美心理,看待艺术品的角度将会超脱于艺术品所代表的大众认知范围内的实用领域,而进入到一个全新视角,有一定程度的超然和反思的态度;也可能只是将其作为普通事物,在正常环境中对其进行欣赏。所以,如何评价一件艺术品最终将归结为对包括生物、个人和文化在内的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4. 体验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作品如何能跨越时间、地点和文化进行交流,并触及基本的情感和心理现实。这个关键词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现象学的,侧重于观众如何对作品的刺激做出反应,它设计多感官的体验。二是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分析这些反应,包括感知心理学和关于感知、想象和创造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社会条件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艺术的反应方式,决定了我们赋予体验的意义,而大脑与身体以及周围环境协同作用,则形成欣赏艺术品带来的特定体验。【《这是艺术吗?》导论】

艺术作品一定是要给人以体验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想象空间。这种的体验,有主观上的偏好,也有客观上的限制,但无论主客观,当一个作品不能给人以体验的时候,很难说这个作品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品。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非常 tricky 的现象,我们无法排除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伟大作品是能够被其诞生时代的社会环境所能欣赏、能接受的。这样的例子有许多,比如画家之中的梵高、莫奈,比如音乐家中的巴赫、舒伯特,比如文学家中的曹雪芹、王小波。所以,艺术作品能够给人的体验,是需要时间沉淀的。这也是艺术品的魅力之一。

关于这种 tricky 的现象,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有过一段评述:

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5. 理论

这种模式倡导和艺术建立以语言为导向的知识关系,而不是审美、情感或表达的关系。它强调艺术能带给我们思考,而不是将它看作走进艺术家心灵、发挥我们的感性,或探索我们的感觉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方式。存在两种广阔的可能性。第一种指在创作作品时,艺术家和评论家展现出来的理论立场和他们所表达的意见。这种方法认为艺术作品涉及对抽象概念或非物质主题的探索,例如存在、因果关系和真理。这种方法将艺术与对 “第一原理”和“终极追问”的审视联系起来,将艺术品放进存在主义的追问——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永恒的追问的语境中加以理解。第二种方法认为艺术作品需要重新全面地审视和分析那些关于价值和意义未经检验的假设。特别要注意与作品相关的制度框架、作品意义被社会建构和被政治影响的方式,以及作品如何无意识地保留了当时社会偏见的痕迹。【《这是艺术吗?》导论】

天台宗中有「秘密」和「不定」这两个概念,起因就是智者大师发现很多时候语言和文字是不能够得到准确表达和理解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对话的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的现象。但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还是主要依靠语言和文字,这之中的原因值得研究和探讨。

6. 质疑

即便是达成共识的观点也不可能被全盘接受,不受质疑。这种模式强调不应将作品在文化上得到的认可视为理所当然。价值判断主要是精英人士的意见。虽然该作品被博物馆收藏,受到专家赞扬,并因其经济价值而受到追捧,但并不能因此而高高在上,无视善意的批评。此外,对一件艺术品在我们所处时代的价值做出的判断,必然是短视的,因为只有时间的流逝才能带来必要的距离,让我们做出真正的判断。历史中充斥着时尚潮流影响判断的例子。因此,保特怀疑态度是很有价值的。这个解读维度鼓励读者扮演〝魔鬼的律师”,以便寻求不同的意见,并采纳建设性的批评。【《这是艺术吗?》导论】

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之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无论是对待一件艺术品,还是对待一位艺术家,都需要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待,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也是我们独立思考的前提。

当我们看待一个事情、一个人的时候,需要剥离掉所有的标签,回归本真。比如我们评价A君,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他还原为一个「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先抛却性别、种族、国别、信仰、教育背景、政治理念等等这些标签,把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之后再将一系列的标签一一加上去,才能过大致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如此的A君也才是一个相对真实的A君。

7. 市场

艺术深深植根于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中,涉及各种交换。这种模式关注的焦点是艺术作品的地位——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商品,或是国家打造出来的象征符号或政治形象。作品在经济体系中发挥作用,但矛盾的是,一方面这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主动地批判或颠覆这个体系。【《这是艺术吗?》导论】

艺术品的价值一定需要放在市场上进行检验吗?此处存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