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024.07.02 第廿一期

诸位菩萨,展信佳!

您正在阅读的《壹苇可航》电子报 2024 年第 21 期(总第 83 期)。本期头图由 Dall-E 3 生成,prompt 为 A robotic arm in a futuristic manufacturing setting, methodically assembling various social media logos such as Twitter, Instagram, and YouTube. The scene is set in a high-tech factory with a clean, modern look, featuring metallic surface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interfaces. The mechanical arm is precise and efficient, equipped with tools for laser engraving and painting, actively imprinting and coloring logos onto metallic or synthetic materials. Bright lights and digital displays highlight the dynamic and automated nature of the process, emphasizing the blend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media branding.

以下是本期正文。


致歉

很抱歉,更换电子报的平台后,有读者反馈不能正常接收到推送。看过开发者写的《关于邮箱的一些冷知识》后才知道,原来邮件发送服务器会根据 email 地址进行风控判断。我自己也遇到了通过 Readwise 提供的订阅邮箱无法正常接收邮件的情况。

如果您无法正常接收邮件推送,请与我联系。或者您也可以使用 RSS 进行订阅。此外,每一期的推送我也会在 𝕏 和 TG 频道发帖。


一、仁者爱人

2024 年 6 月 28 日,苏州市宣布将追授胡友平女士「见义勇为模范」称号。这源于四天前发生的一起震惊中日两国社会的事件。

6月24日,苏州日本人学校的校车遭遇一名持刀歹徒袭击。在火车站月台上,一对无辜母女不幸受伤。千钧一发之际,当歹徒企图冲上校车时,胡女士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挡在车门处,保护了车上众多未成年学生的安全。

胡女士的选择,是在生死一线间的瞬间决断。面对凶器,她毫不退缩,用自己脆弱的身体阻挡凶徒,守护那些手无寸铁的孩子们。当锋利的凶器在她身上留下伤痕时,她依然坚守岗位,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勇气和无私。这一刻,她的行为彰显了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胡女士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这一古老而深刻的智慧。她将他人的安危置于自身安危之上,不仅体现了崇高的公民责任感,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在她义无反顾地阻挡施暴的那一刻,她已然成为当之无愧的英雄。

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常被宏大叙事所笼罩,历史的恩怨似乎应该永远萦绕在心。然而,作为个体,这种叙事可能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诚然,我们不应遗忘历史,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仇恨泯灭人性。否则,我们与那些曾经的施暴者又有何异?

无可否认,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深重罪孽,这段历史将永远被铭记。但今非昔比,我们不应被仇恨蒙蔽双眼。相反,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友善的世界。只有共同携手前行,用爱与勇气化解仇恨,用智慧与包容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与文明的进步。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目前我国尚无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定义。针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及奖励,仅有国家部委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通常,见义勇为称号包括「见义勇为英雄」、「见义勇为模范」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三个级别。「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只能由省政府授予,设区的市政府可以授予市「见义勇为模范」和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县(市、区)政府可以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2012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转发了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该意见表示,国家对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行为,依法予以保护,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予以保障,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给予必要帮扶。

此外,公安部 2017 年 3 月对《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规定,见义勇为是指不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事迹突出的公民。截至目前,尚未有该草案获得通过的官方消息。

补充阅读:《关于民族仇恨:我们只能守护和展现自己的善意和良知》

二、社交媒体上的两种价值取向

通过观察 𝕏 和即刻的用户行为,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社交媒体用户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两种取向不仅影响着用户的行为模式,还深刻地塑造着整个平台的氛围和文化。

第一种价值取向是竞争型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我如何比你好」。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用户们仿佛置身于一场永无止境的竞赛中。他们不断地将自己的成就、生活状态与他人进行比较,倾向于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甚至不惜夸大自己的成就。这些用户往往将获得的点赞数、转发数或关注者数量作为自我价值的衡量标准。乍看之下,这种竞争意识似乎能够激励个人不断进步,但实际上,它可能带来更多负面影响。频繁的比较容易导致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从而影响用户的心理健康。此外,这种价值取向还可能使整个平台的氛围变得功利化,用户之间缺乏真诚的互动。

与之相对的是第二种价值取向,即协作型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我如何与你互相成就」。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用户们更注重互相支持和共同进步。他们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为他人提供帮助,并真诚地为每个人的进步感到高兴。这种氛围下的用户更倾向于建立深度的社交关系,注重有意义的交流。这种价值取向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也提升了用户的个人幸福感。通过互助和支持,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交满足感和成就感。

比较这两种价值取向,不难发现,协作型的价值取向更有利于社交媒体用户的个人心理健康和长期发展。它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压力,还通过互助网络为个人成长提供了更多机会。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采用协作型价值取向的社交媒体往往能够建立更加正面、积极的社区氛围,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也可能更高。甚至,说得更宏观一些,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协作型价值取向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互助的网络环境,从而可以达到促进现实社会整体进步的作用。

基于这个观察,我联想到社会学家 Robert Putnam 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协作型价值取向实际上是在构建和积累社会资本,而这种资本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当下这个高度互联、人类与 AI 共同参与其中的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有潜力成为增进社会资本的重要场所。

那么,当每个用户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整个社交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主动选择采取更具协作性的态度时,社交媒体就能发挥出更大的正面价值。这种集体意识的转变可能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 提升信息质量:用户更倾向于分享有价值的信息,而非单纯追求吸引眼球。

  • 促进深度交流:互动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点赞和评论,而是更多地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讨论。

  • 培养同理心:用户更容易理解和尊重不同观点,减少网络暴力和极端言论。

  • 激发创新协作:平台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基于互助和共享的创新项目和倡议。(p.s. 这一点在 𝕏 上就很常见。)

  • 改善心理健康:减少比较和竞争带来的负面情绪,提升整体幸福感。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要实现这种转变并非易事。因为它需要用户的自觉、平台的引导,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过,平台可以通过算法调整、功能设计和社区规则来鼓励协作型行为。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也可以倡导数字素养教育,提高人们媒体信息素养,帮助人们理解他们在线行为的影响。

如今的社交媒体承载着连接人与人、促进交流与进步的重要使命。而我们每一个社交媒体的使用者都有责任为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系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斯克收购 𝕏 后曾说,希望互联网能够进入「社交媒体 2.0」时代,或许并不是空谈。

三、我如何挑选笔记工具

笔记软件区的大佬二一的笔记终于推出了他的新视频介绍 Heptabase,其质量之高在可见的未来无出其右。同样,也会是 Heptabase 的中文介绍视频的佼佼者。

众所周知,我是 Heptabase 的拥趸。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曾不止一次萌生更换工具的念头。原因很简单:Heptabase 在功能上的某些缺失确实限制了我。那么,为什么我依然坚持使用它呢?这个问题不仅被十多位朋友提及,也是我自己反复思考的。

首先,笔记工具与使用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一观点虽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意。在选择笔记工具时,社区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应当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当今的笔记工具生态已远非 Evernote 时代可比,用户社区的力量日益彰显。若您曾参与 Roam Research、Obsidian 或 Tana 等工具的社区,必然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笔记工具塑造着用户的使用习惯,而用户的反馈又推动着工具的演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Heptabase 的社区同样充满活力。在社区中,用户不仅分享经验、集思广益,还经常参与投票,影响开发团队的决策方向。这种互动模式无疑促进了工具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某些用户期待的功能未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同时,开发者可能会降低其优先级。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机制,虽然体现了民主精神,却可能忽视少数用户的需求,陷入「多数暴政」的困境。例如,我和部分用户一直期待 inline tag 的功能,但多次投票中都没有获得广泛支持。

如何在满足大众需求和照顾个性化要求之间取得平衡,不仅考验着开发团队的智慧,也挑战着用户的包容度。这种平衡的艺术,或许正是未来笔记工具及其社区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其次,在选择笔记工具时,我们应该将重心从「使用什么工具」转移到「如何有效使用工具」上。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当前各类笔记工具的功能正在趋同,例如双向链接已经成为了普遍的标配。这种功能同质化使得工具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因此在选择时需要更深层次的考量。

关键在于反思:这个工具如何能够促进我的个人成长和知识管理?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某个特定工具就能让我变得更好。

这种思维转变意味着我们需要:

  • 明确个人需求:在选择工具之前,先明确自己的工作流、思维方式和使用目标。

  • 关注适应性:考虑工具是否能够灵活适应自己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不是仅仅迷恋于当前的功能列表。

  • 重视学习曲线:评估自己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去掌握工具的各项功能,以充分发挥其潜力。

  • 注重长期价值:思考这个工具是否能够支持长期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而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 关注数据所有权:确保对自己的笔记和思想有完全的控制权,避免被特定平台锁定。

我始终认为,工具的价值在于它如何被使用,而不仅仅是它能做什么。最佳的笔记工具应该成为思维的延伸,而非束缚。它应激发创造力,提高生产力,并助力更好地组织和连接知识。

以上就是我挑选笔记工具的原则,也是坚持使用 Heptabase 的核心原因。

事实上,就在我撰写本期内容的过程中,我还因为又临近 Heptabase 的续费时间在认真考虑是不是切换到 Tana。于是我就进行了上述的思考过程。

Tana 拥有一个非常活跃的社区,而且我目前的工作流程和使用笔记工具的思维方式也不会对切换造成障碍。Tana 的 supertag 和内置 AI 也强烈吸引着我。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想法。

导致我做出这个决定的关键因素在于 Tana 目前的一些限制:

  • 数据导出限制:Tana 只支持导出 JSON 格格式进行备份,这可能会在未来的数据迁移或处理时带来不便。

  • 使用方式限制:Tana 目前只能通过联网使用,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 移动端功能限制:Tana 的移动端版本目前只能进行信息收集,功能相对受限。

这些限制直接触及了我前面提到的两个重要考虑因素:长期价值和数据所有权。尽管 Tana 非常好,Heptabase 在它的面前也黯然失色,但这些限制让我无法确信它能够满足我对笔记工具的长期需求,特别是在数据控制和使用灵活性方面。

四、夜航船

阅读

  • 真挚的文字总能令人感动。读 《2024 年了,我的博客有了什么变化》有感。

  • How the internet became shit 说出了我的心声。

  • 随着美国大选首场辩论来开帷幕,魏谷子终于又开始更新,先后发布了《决定生死的辩论,马基雅维利能教给川普什么?》《中国应该支持拜登》《CNN屠杀夜:拜登已经结束,​​如何挡住川普?》。

    • 在美国的发小、朋友和我在四年前就读到了魏谷子的选情评论,大为惊叹,酣畅淋漓。他当时也准确预言了特朗普的败选和民主党的胜利。
  • 洋同学的宏观笔记在 𝕏 发布了一条帖子「放低期待」。

  • The Blank Sheet Method: From Passive Reading to Active Learning 介绍了一种显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笔记方法。主要步骤包括:

    1. 阅读前在白纸上写下你对主题的了解。

    2. 每次阅读后,用不同颜色添加新信息。

    3. 在下一次阅读前复习这张表。

    4. 将完成的表格存入活页夹定期复查。

    这种方法通过启动大脑、直观积累知识、纠正错误概念、分层理解、吸纳细节、从零开始和快速回顾等步骤,将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理解力、记忆力和批判性思维,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内化内容,形成独特见解并连接跨学科的观点。

  • Seeing Like A Network 讨论了信息网络密集化的现象及其对文化和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指出,随着网络的变得更加密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文化的同质化和思想的回声室效应。作者通过对比稀疏网络和密集网络的信息传播特性,分析了密集网络如何促进了某些信息的病毒式传播,以及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文章还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如 Twitter 和 YouTube 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进而影响了信息的流通和文化的形成。作者认为,网络密集化导致了信息过载,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回音室中,而且使得文化创新停滞不前。文章最后提出,我们需要创造出更多的 「文化孤岛」,以保持思想的多样性和创新。

  • Worldwide divergence of values 探讨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 1981 年至 2022 年间来自 76 个国家的 406,185 份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观出现了分歧,尤其是强调宽容和自我表达的价值观在高收入的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差异显著。此外,具有相似人均 GDP 水平的国家在过去 40 年中持有相似的价值观,但地理邻近性越来越强地影响价值观的相似性,表明全球价值观在分歧的同时在区域内趋同。研究结果挑战了传统的现代化理论,提出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并未必然导致价值观的趋同,而是可能导致区域内的价值观趋同和全球范围内的价值观分歧。

  • Research As Leisure Activity 的作者认为,最好的软件不仅仅是功能的集合,而是能够组织和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并创造或维持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研究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反映了一种源于个人兴趣和激情的智力探索,而不是为了获得正式的学术认证。它强调的是一种「游戏」性质的探索,阅读、学习、写作和合作都是一种乐趣。

  • Is It Safer to Use an App or a Website on Your Phone? 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探讨了在手机上使用应用程序或网站哪个更安全。专家意见不一,但多数倾向于认为使用网站更安全,但有一些例外情况。

  • 语言是人类的一个决定性特征,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语言的功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认为,尽管语言的出现无疑改变了人类文化,但语言似乎并不是复杂思维(包括符号思维)的先决条件。相反,语言是传播文化知识的有力工具;它似乎与我们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共同进化,只是反映而不是产生了人类认知的标志性复杂性。

言论

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

from 蔡崇达《皮囊》

Education is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whil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use that knowledge to think and reason. One can be highly educated but not necessarily intelligent, and vice versa.

by Richard Feynman

视频

  • 南半球聊财经:如果你也疑惑钱去哪里(YouTube

  • HereIsAleph:袁世凯为什么要当皇帝(YouTube

  • 中国城市观察:中国人如何摆脱内卷(YouTube

  • MoneyXYZ:突发心脏病,让我开启了人生下半场(YouTube

五、生活在别处

  • 电子报和付费内容的更新频率降低了,主要是我觉得还是得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不要那么急于表达。请见谅。

  • 前几日是三十一岁生日,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原则:不降志,不辱身,不避险,只向真理低头。

    • 我知道要坚守这条原则很难,尤其是在当下。

    • 知识工作者有一个永恒的追求,就是北宋大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但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也没有那么大的心力,尽力坚守好这条原则吧。

    • 不能做的是「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良心虽然在这个社会不值钱,却也不能没有良心。

  • 上周有一则思考: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只是这份局限性放置于时代的洪流中会被放大还是被缩小。每个成功者,除了其自身的素质外,时代的加持力也不容小觑。

  • 看到群友感叹「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竟然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我很喜爱,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准备把里面的一些金句全部摘录出来,已经有了一部分

  • 最近,我加入了 dayu 创建的 Kagi 搜索引擎家庭组,开始体验付费搜索服务。在本月初尝试 Kagi 后,我经历了一个从「不过如此」到「真香」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主要源于两个因素:Google 的「百度化」趋势,由于广告的泛滥,Google 已难以有效展示搜索结果;内容农场的 SEO 污染,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技术,大量低质量内容充斥搜索结果,使得精准获取有用信息变得愈发困难。

    • Kagi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源搜索策略。在处理查询时,它会同时调用十余个不同的搜索源,包括主流搜索引擎(如 Google),专业搜索引擎(如 Marginalia),垂直信息源(如 Wolfram Alpha、Apple、Wikipedia 等)。这种多源整合的方式使 Kagi 能够提供比单一搜索引擎更全面、更精准的结果。

    • 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是:当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段有趣的内容,想要追溯其原始出处时,Kagi 能够迅速定位源头。相比之下,Google 在这类查询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 另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是:Kagi 通过调用 GPT 等模型可以快速获取网页的摘要;还有一个 Lens 的功能,可以手动调整显示的网站类型和其他参数。这就使得精准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简单。

    • 目前正在探索 Kagi 和 Perplexity 如何更好的互动。

  • 看到 TiddlyWiki 的开发者 Jeremy Ruston 宣布正在开发 iOS/iPadOS/macOS 的版本。预计九月份在 TiddlyWiki 二十岁生日时在 TestFlight 推出第一个测试版。

  • 本期电子报使用 Heptabase 写作完成。这是一个以卡片、白板和标签为基础,专注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思考、研究和规划,并以中观视角对摄取的信息、知识建立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知识管理工具。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