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第七期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诸位菩萨,展信佳!

您正在阅读的《壹苇可航》电子报 2024 年第 7 期(总第 69 期)。本期头图由 Dall-E 3 生成,prompt 为 莫兰迪色的线条拼配背景中,有一只白色的鸽子在飞翔

以下是本期正文,阅读时长约 9 分钟。


一、新闻的背后

在快节奏的时代中,发泄个人情绪总是容易的,但发泄完之后呢?就比如前几天上海的女教师和 16 岁高一男生的恋情被曝光了。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信息乱七八糟,似乎全都是在为好事者提供情绪价值,鲜有人关注到这个事情的背后,到底反应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正如我在《最难沟通的,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一文中所说的,透过这件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法律对于未成年男性的保护长期缺位,从法律层面对未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权应该尽快落实。

近期还有其他几个热点新闻,不方便多说什么了。

人们更愿意关注新闻的表相而不深究背后的社会现实,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媒体的报道方式、社交媒体对现实感知的影响、媒体对社会现实的重构以及电视对现实的模仿和扭曲。

首先,媒体的报道方式本身就倾向于强调表面现象,而不是深入探讨新闻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报道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而认知往往会成为现实。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也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人们在这些平台上展示的往往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辑的美好形象,这种虚拟世界的构建使得人们更容易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和挑战。

社交媒体对人们自我形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经过高度编辑的美好形象,这可能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进而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对美好形象的追求和展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个人满意度,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自我物化,即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和能力。

媒体对社会现实的重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媒体拥有塑造公众认知的能力,人们通过媒体了解世界,做出社会、政治和经济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提供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意味着媒体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偏见来选择性地报道新闻,从而影响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其对现实的呈现也存在问题。电视节目往往模仿现实,但这种模仿最多只能达到制作者所期望的现实的复制,而不是真实的反映。电视不仅反映了社会中已经存在的问题,还可能通过其节目内容对社会现实进行扭曲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人们更愿意关注新闻的表相而不深究背后的社会现实,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认知偏差:人们往往倾向于寻找符合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者排斥与之相悖的信息。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表面的新闻报道,而不愿意或者不习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信息过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触到大量的新闻和信息,很难对每一条新闻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因此,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快速浏览新闻标题或者简要内容,而不是深入了解。

  3. 时间和精力有限:深入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代人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究每一条新闻背后的真相。

  4. 媒体呈现方式: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可能更注重吸引眼球和提高点击率,因此可能会采用更加戏剧化、简化或者片面的方式来呈现新闻,这也会影响人们对新闻的接收和理解。

  5. 心理舒适区:深入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可能会挑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感到不适。为了维持心理舒适,人们可能会选择只关注表面的信息。

  6. 教育和培训:如果人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可能缺乏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也会影响他们深入理解新闻背后的社会现实。

二、苦难不值得歌颂却需要记忆

今年过年,算是三年疫情后和亲友们的一次大团聚。趁着老人家们精神头都不错,我问了长辈们三个问题:

  1. 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饱饭,不饿肚子的?

  2. 家里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电视机、冰箱这样的家电?

  3. 1959-1961 年家里有没有饿死人,都是怎么活下来的?

大家听到我的提问,都沉默了。我能感觉到他们是在回忆,而不是我把气氛弄僵了。很快,他们给了我回答。

比如,父亲说,他是 80 年代中期才觉得每天能吃饱;某个祖辈说,解放前和 80 年代后都没饿过肚子;舅舅说,他一直到 80 年代初开始上班,可以在单位食堂吃饭,才不觉得饿……

再比如,伯父回忆起 1983 年的春晚是在家看的,之前想看电视都得去国营工厂的电视房看。姨母、舅舅和母亲简单交流着回忆了一下,说 84 年大舅舅买了台电视,每年春节就搬回外公家全家一起看。

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我就不在这里说了。

亲友们普遍认为,一直到 80 年代中期才觉得生活开始一点点变好,日子开始有了盼头。直到前几年才突然发现,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有盼头了,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

80 年代中期到今年,也不过是四十多年。而他们口中的好日子还只不过是吃得饱、穿得暖而已。

聚会结束时,大人们问我为什么想要知道这些,我想了想说,「苦难并不值得歌颂,但需要被记忆。我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一代,在蜜罐里、温室里长大的,应该对你们曾经历的有所了解。」伯父拉着我的手说「我们都不希望你们再过那种日子。」

三、理性化

看到一句话:

Humans are not rational, we are rationalizing. Once you understand this simple fact, all the oddest human behavior will suddenly make way more sense.

人类并不总是理性的,我们更多的是在理性化行为。只要你理解了这个简单的事实,那些看起来最奇怪的人类行为,一切都会变得通情达理。

理性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有时可以作为一种适应性策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免受不安全的情绪和动机的伤害。然而,持续的自我欺骗,即一个人不断为破坏性行为找借口,可能会变得危险。因为人类理性化的过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做出决定或行动,然后是为这些行为事后构造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

虽然理性化可以为不合逻辑或不可接受的行为、动机或情感找到看似合理的解释,但这也导致个体无法从错误中学习,从而减少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

四、夜航船

阅读

  • Revolutions Take Generations 探讨了革命变革的长期性和代际传递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早期现代爱国者宣扬的关于革命能够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世界的观念,是一种危险的幻觉。相反,革命的进程是缓慢的,需要跨越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实现深刻的社会变革。18世纪的革命者对于出生即固定的社会等级制度表示不满,而今天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与当时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强调,理解革命的代际节奏对于当下提供有益的洞见和纠正措施至关重要。它呼吁人们重新思考对革命能够做什么以及未来革命的期望,认识到某些变革需要一代甚至多代人的时间才能实现。这种长期视角有助于避免因为期望过高而导致的失望和绝望,同时对当今的激进政治预示了一个既有希望又带有苦涩的未来。

  • Which Films Were Underappreciated in Their Tim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探讨了一些在初始上映时被低估,但后来在IMDB、Letterboxd和流媒体平台上获得更高评价的电影。文章通过将电影分为20世纪和21世纪两个类别,来更广泛地抽样分析这些被低估的电影。例如,《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就是一个在电影院上映时未受到足够重视,但随后被重新发现并获得更高评价的电影。文章还讨论了如何量化电影的被低估程度,指出电影的院线观众数量很容易受到营销效果的影响,如果电影被错误地市场定位,它很容易被忽视。

  • 看到一个很好的免费课程,可以由浅入深了解佛教的历史脉络,正本溯源。积薪的开发者也补充了一个

视频

  • 【柴静访谈】“头发检测显示朱令反复,多次,长期铊中毒”,美国华裔科学家贺敏首次受访。(YouTube

    • 朱令遭受了长达四个月的反复、多次投毒,远不止原来说的两次。

    • 在长达四个月的受害期间,除了朱令以外没有其他人有中毒情况。

    • 铊中毒和铅中毒同时存在。

    • 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同时存在。

五、生活在别处

  • 博客文章更新了一篇《最难沟通的,是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

  • 付费专栏更新了《CETDE 周报第 9 期》,主要内容包括:

    • Google 开源大语言模型 Gemma,新版 Gemini 测评及 Gemini 1.5 Pro 简介。

    • 阴阳思维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 Wood Wide Web 阅读心得。

  • 如果您想支持我,请适当考虑购买我的付费专栏,感谢。专栏开通了合伙人计划,邀请朋友订阅将有 10% 的收益。

  • 本期电子报使用 Heptabase 写作完成。这是一个专注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学习、思考、研究和规划,以对摄取的信息、知识建立深度理解的可视化知识管理工具。


END

如果您觉得本期的内容还不错,欢迎您的订阅

您还可以在 Telegram 的频道找到我

顺颂时绥